2019-05-04 09:38:29 來源: 新華社
北京,五四大街,北大紅樓肅然矗立。
1919年5月4日,歷史從這里轉(zhuǎn)折。五四運動如閃電驚雷,劈開舊中國如磐鐵幕,喚醒暗夜中沉睡的靈魂,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(xiàn)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。
“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,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(xù)奮斗、凱歌前行的100年,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(chuàng)造青春之中國、青春之民族的100年?!?/p>
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向當代青年發(fā)出新的動員——
“積極擁抱新時代、奮進新時代,讓青春在為祖國、為人民、為民族、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(fā)出更加絢麗的光彩”!
青春永續(xù),
因為不變的追尋
時間回溯到1919年,中華民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懸崖邊。
弱國無外交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召開的巴黎和會不顧中國的反對和抗議,將德國在山東的“權(quán)益”交給日本。
消息傳回國內(nèi),如黑云壓城,預示著一場暴風驟雨即將到來——
“五月四日是個無風的晴天,卻總覺得頭上是一天風云”。五四運動的親歷者、當時正在北大就讀的楊振聲在回憶文章中寫道。
正是這一天,憤怒于喪權(quán)辱國、彷徨于山河破碎、苦悶于報國無門的青年們,終于爆發(fā)!他們走上街頭振臂高呼:“外爭國權(quán),內(nèi)懲國賊!”
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就此開啟。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求索中,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,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,中國共產(chǎn)黨應運而生。
于艱難開局,書盛世華章。五四百年,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。時間的巧合,昭示歷史的必然。
站在新的節(jié)點上回望,更能看清近代以來中國歷史背后的大脈絡,更能感受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(fā)展進步的深遠影響。
“中國向何處去?”這是100年前青年們對于中國前途命運的追問與思考。在不變的追尋中、在艱難的求索中,一條真正適合中國發(fā)展的道路逐漸清晰起來——
歷史深刻表明,有了馬克思主義、有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、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,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、追求進步的潮流從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!
青春永續(xù),
因為不變的信念
五四運動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——五四精神。歷經(jīng)革命年代、建設年代、改革年代,它代代傳承、歷久彌新;實現(xiàn)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,它點燃信仰的火炬指引未來。
五四精神在哪里?在國家砥礪前行的步伐中——頑強拼搏的奮進者,以青春熱血鑄就青春中國。
里約奧運會,中國女排在決賽中力克塞爾維亞隊,站上最高領獎臺。登高一呼,年輕的姑娘們熱淚盈眶,時光仿佛倒流回30多年前那場劃時代的比賽,“團結(jié)起來,振興中華”,深情的吶喊激發(fā)國人共鳴。
“永遠不放棄!”主教練郎平談到“女排精神”時這樣說。
五四精神在哪里?在時代跳動的脈搏里——走在時代前列的開拓者,讓青春之光照亮前行方向。
古老敦煌,有座名為《青春》的雕塑——齊耳短發(fā)的女孩意氣風發(fā),邁步向前。她的原型是初到敦煌的樊錦詩。
1963年大學畢業(yè)后,上海姑娘樊錦詩毅然西行。黃沙漫卷,喝咸水、點油燈、睡土炕。“條件很苦,但我沒想離開?!?/p>
半個多世紀的相伴相守,青絲熬成白發(fā),她開拓性地利用數(shù)字化手段,讓千年莫高窟“容顏永駐”。
五四精神在哪里?在你我身邊火熱的青春實踐中——將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獻者,用青春芳華灌溉一方熱土。
四川大涼山,年輕的英雄們將最后的背影留在火海之中,為撲滅山林烈火獻出了生命……這些“90后”“00后”,用犧牲和奉獻詮釋了什么是“新時代最可愛的人”。
穿越歷史回響,與時代要求交融,倡導愛國、進步、民主、科學的五四精神已內(nèi)化到民族精神的血脈之中。為人民戰(zhàn)斗、為祖國獻身、為幸福生活奮斗,一代代中國青年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。
青春永續(xù),
因為不變的奮斗
今天,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(fā)展的最好時期,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(yè)的人生際遇,也面臨著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時代使命。
——凝聚青春的力量,當風雨中的鐵骨、當攻堅時的先鋒。
“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任何一個地區(qū)、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”。這是黨對人民的承諾、對歷史的承諾,也是當下青年應當承擔的責任。
第十八屆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獲得者譚永峰回憶起多年前,他從湖南涉外經(jīng)濟學院畢業(yè),回到瀘溪大山。
“我想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椪柑產(chǎn)業(yè)帶動起來,讓更多貧寒的孩子走出去?!彼?lián)合種植戶,創(chuàng)辦合作社,免費為村民傳授培管知識,還建立起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孵化園區(qū)實訓基地,為大學生、退伍軍人、返鄉(xiāng)農(nóng)民工等提供創(chuàng)業(yè)平臺。
與時代同步伐、與人民共命運,才能更好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、升華人生境界。譚永峰希望,更多青年帶著知識和本領回到家鄉(xiāng),將一方沃野變成夢想可棲的樂園。
——敞開青春的胸懷,擁抱星辰大海,心系家國天下。
北京城市副中心,有一支電力“最強大腦”團隊,平均年齡只有30來歲的他們創(chuàng)造了多項“世界之最”。
2015年畢業(yè)于清華大學的劉動是團隊成員之一。他放棄了高薪工作,來到基層供電公司。為了鉆研高端智能配電網(wǎng)的網(wǎng)架結(jié)構(gòu),他擠公交、趕地鐵,奔走于學校、設計院和公司之間,他戲稱“BMW”是屬于他的“寶馬”——三個字母分別是“巴士”“地鐵”“步行”英文單詞的首字母。
如今,他所在的團隊創(chuàng)新建設了“雙花瓣”配電網(wǎng)架結(jié)構(gòu),使得供電可靠性達99.9999%,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但他們?nèi)晕礉M足,因為“創(chuàng)新,永遠是一場沒有終點的‘賽跑’”。
——綻放青春的光芒,如夜空中燃燒的炬火,也如無數(shù)螢火蟲閃爍的微光。
正是無數(shù)普通人的芳華,匯成了時代的精彩。
兩次巡島,觀天象、護航標、寫日志……這是每一天的工作;三只小狗、用來凈化水的泥鰍和幾只不會打鳴的公雞……這是生活的圈子。這樣“平凡得無聊、艱苦得離譜”的日子,王繼才從26歲開始,堅守了32年,直到他突發(fā)疾病倒下的那一刻……
這個感動了中國的守島英雄曾說:“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沒有意義,那是因為你沒有認真去做。”
韶光不負,青春不老。
今天,五四的吶喊仍然響徹人們心中,五四的號角依然激勵民族前行,五四的火炬已然傳到新時代的青年手中。
“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(fā)、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,讓青年英雄成為驅(qū)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”!青年們,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,奔跑!
據(jù)新華社電
[責任編輯:來源:新華社]
蘇ICP備08106468號 蘇新網(wǎng)備2010048號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經(jīng)營制作許可證(蘇)字第435號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 蘇B2-20112099號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站所刊登、轉(zhuǎn)載的各種圖片、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本網(wǎng)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(quán)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電話:0513-85118941 郵箱:zgnt001@163.com
聯(lián)系地址: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
Copyright (C) 2015 www.guotingwenw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